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普宣传
  • 科普信息
  • 1天捞出1吨死鱼?无序放生不可取!

    1天捞出1吨死鱼?无序放生不可取!

    9月8日

    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消息

    苏州河42公里岸线贯通后

    吸引大量放生人士

    让苏州河多次因大量死鱼登上热搜

    今年还创下了1天捞出1吨死鱼的“新记录”



                  网友记录下苏州河畔的放生现场


    错误无序的放生行为

    究竟有何危害?


    放生≠增殖放流


    在我国

    放生作为一种民间风俗

    已存在许久

    民间自发的放生活动

    在时间、地点甚至物种上都具有随意性

    放生的对象

    一般为易于购买的生物种类

    主要用于祈福消灾



    增殖放流的对象

    一般为流域原有种类

    对亲本来源要求高

    目的是恢复放流流域原生鱼类资源

    保护水域水生生态

    增殖放流的季节、时段以及鱼类

    均经过科学全面的调研

    还会对放生鱼类的来源和健康状态

    进行跟踪监管



                 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


    “放生”不当就会变成“杀生”


    缺乏科学依据和合理规划的放生行为

    危害重重


    其一会导致生物入侵

    近年来

    鳄雀鳝、巴西龟、美国白蛾等外来物种

    在我国多地被发现

    它们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无序放生的结果

    数据显示

    从2017年至2021年期间

    长江流域共采集到鱼类323种

    其中外来鱼类达到了30种

    这些外来鱼类不仅可能携带病原体

    还可能与本地物种竞争食物和栖息地

    进而影响本地鱼类的生存

    引起生态结构的改变


    其二会危害水体

    鱼类的生存都有一个适应的环境因子

    很多鱼类并不适应所放生的环境

    这种未经科学评估的放生行为

    不仅会对放生鱼类造成伤害

    还极易导致放生鱼类死亡

    死鱼腐烂后会释放氨氮等有害物质

    导致水质恶化

    进而影响其他水生动植物的健康

    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在苏州河

    如今每天就有3条船

    同时进行清捞作业

    频繁的清捞

    不仅是为了城市景观

    更是在与水质恶化抢时间



    科学放生有讲究


    如何科学规范地放生?

    首先应咨询渔政部门

    依据相关部门的建议进行放生

    不能超出环境的承载

    在环境、物种、时间的选择上

    更要遵循这些要点


    放生环境

    适宜在水域范围开阔、水质环境优良、生物饵料充足的区域开展放生。

    放生物种

    放生的生物应为本土种,非本土种或已经明确为入侵种的生物不能放生。此外,对食物网的结构具备破坏性的鱼类也不能放生,如一些肉食性攻击性强的鱼类。

    放生时机

    不同的鱼类要遵循各自适宜的放生季节、时段。


    减少无序放生

    保护水环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09-12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