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水不能喝?
今天
我们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节气与白露一样,都和水有关
立秋以后,太阳逐渐远离
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原来被太阳照射蒸腾起来
弥散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凝结成露水
因此古人通常会
用“露”表达天气转凉之意
![]() |
而寒露作为秋天倒数第二个节气
与冬日仅一线之隔
温度会较白露更低
旧时就有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的俗话
王安石诗中也曾描绘: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寒露三侯
寒露节气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北方的天气开始变得寒冷
候鸟已经迁徙,到南方准备过冬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鸟都销声匿迹
海边却出现了与雀鸟的颜色条纹相似的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后期菊花开始绽放
吐露出丝丝金黄
寒露水不能喝?
虽说寒露与白露
同样带有“露”字
但“寒露”作为深秋的节令
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
“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
“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因此民间有“白露水,救世人;
寒露水,恶过鬼”的说法
![]() |
这是因为古人的饮食理念
是让人去适应季节特性与变化
秋季属金
白露在秋分之前,是金气增强的阶段
而寒露居于秋分之后
是金气减弱的阶段
秋分之后的水就是寒水
寒露时的露水是
寒湿之气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若温度低于零度,更会形成冰露
因而是不能饮用的
即便是在广东地区
也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的俗语
这个时候的气温与水温
已经不允许人们再赤脚蹚水了
充满斑斓秋色的节气
寒露节气几乎贯穿整个10月
树叶变红,菊花盛开
此时天气清爽,山林五彩缤纷
呈现出别样的韵致
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描绘有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的画面
![]() |
秋天的气息遍布祖国大地之上
尤其是北方
北京的秋景中
已经能见到凝结在草木上的初霜
东北和西北地区已经提前进入冬季
部分地区甚至能看到银装素裹的雪景
寒露前后还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
这一天除了登高望远、插茱萸外
还有赏菊饮酒的习俗
孟浩然诗中写道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也与寒露中的第三候“菊有黄华”相呼应
![]() |
寒露
金菊展开
万山红遍
在这样的景致里
记得抽空登上高峰
观赏壮丽的秋景哦!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