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科技“突围”新赛道|拦沙入黄 水利林草联手攻关“十大孔兑”
6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揭榜挂帅”项目——“十大孔兑风水复合侵蚀区泥沙阻控与近自然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为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注入科技力量。
![]() |
“十大孔兑”是指黄河内蒙古段由南向北并列流入黄河的十条支流,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 “十大孔兑风水复合侵蚀区泥沙阻控与近自然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是2024年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之一。项目为期3年,采取因地制宜的“分区治理”模式,针对黄河内蒙古段鄂尔多斯市境内10条突发高含沙洪水的一级支流进行防沙治沙治理与生态修复。在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采取山水林田湖草沙多维梯级协同治理机制;在中游风沙区,采用不同生态修复空间泥沙阻控关键技术;在下游平原区则研发乡土植物优化配置等。完成后将有效解决黄河流域“十大孔兑”风沙水沙入黄治理难度大、林草植被建植难等问题,实现阻控泥沙入黄和雨洪水有效补给黄河干流。
![]() |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 尚志强 以前通常都是林草行业研究林草的,水利研究水利的,这次我们跨专业、跨部门协同交叉,组建了这个水利和林草联合的科研团队,共同研发了最优的泥沙阻控还有生态修复方案。
![]() |
项目以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种苗总站、达拉特旗国营白土梁林场等7家单位及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人才支撑,以风沙环境与工程、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等多个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保障,为区域生态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撑。
![]() |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 尚志强 在技术集成上统一思想,坚持以水为先,以水定绿,在广义水资源条件下,因地制宜,研发“宜工程则工程、宜造林则造林、宜种草就种草、宜沙障就沙障。“
![]() |
未来,项目将在哈什拉川风水梁、达拉特旗“三北”工程近自然生态修复示范区等5个示范区内进行封育、飞播乡土草树种等技术集成试点应用。待示范区实现提高林草植被盖度10%以上等目标后,在“十大孔兑”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