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科技固沙锁黄沙 节水护河润北疆
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与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之际,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水利局联合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清华大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黄河研究课题组,以库布齐沙漠西贝铁军营地为核心阵地,发起“锁住每一滴沙漠的眼泪”科技治沙与节水专项行动。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十大孔兑风水复合侵蚀区泥沙阻控与近自然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的创新实践与多技术融合,鄂尔多斯正以科技之力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探索沙漠节水阻沙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北京主会场:艺术与数据共绘节水蓝图
北京温榆河畔的52号院内,100个透明“水滴瓶”随风轻摆,瓶中塞满市民手写的节水承诺卡,折射出全民参与的生态决心。河滨步道上,志愿者用回收塑料瓶拼贴出巨型3D温榆河流域图,阳光下斑斓光影交织成节水愿景。主会场大屏幕实时跳动数据:全国节水总量相当于库布齐沙漠10公顷固沙面积,参与人次突破50万,新疆、广东、河南等地光点密集如星火。
在节水实验室互动区,市民扫码生成个人水足迹报告,一位老人感慨:“原来每天能省下20升水!”云联动仪式上,北京与全球分会场同频共振——库布齐的固沙实验、玛纳斯的木卡姆歌声、三亚的海底直播在此汇聚,共同发布《2025年中国治沙节水行为倡议书》。北京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文捷表示:“节水是跨越地域的行动,更是科技与人文的共鸣。”
阻控固沙:科技锁住“沙漠眼泪”
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的鄂尔多斯市库布齐沙漠腹地的西贝铁军营地,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教授张红武带领的“揭榜挂帅”项目团队向各地分会场直播的风沙阻控技术示范工程,属于近年在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顺义试验基地室内研发的新材料新工艺创新技术。由于当地盛行风向多变,地形地质复杂,常见的治理措施很难奏效,本次示范工程侧重于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形成的近地减风阻沙固沙治沙技术。现场可以看出,利用风沙流结构受沙丘形态和迎风面糙率影响较大的破解措施,刚建好不到一天即在“世界水日”当天遭遇7级风,尽管当即发挥作用见效快,但为确保工程成功,必须拼命迎战风沙,进行加固,幸亏营地负责人夏祯波一线指挥,并保证了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夏祯波告诉大家:我们这一带即使与孔兑从流域角度关系较小,但沙漠属于“几字弯”内侧库布齐沙漠风沙的上风口位置,大量风沙都吹到毛不拉孔兑了,山洪到来之时必然冲入黄河,更何况当地另一个主风向直向黄河,显然容易将风沙吹到河中,毕竟我们这里离黄河太近了。正因为如此,我们营地也大力支持治沙行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志愿者植入节水型植物蛋白牧草,每株草的二维码实时追踪固沙数据;废弃油桶改造的“移动集雨器”将零星降雨汇入地下,为未来绿洲埋下伏笔。应该承认,黄河来自宁夏、内蒙古段的泥沙量,相对于进入下游的来沙量的占比有明显增大趋势,黄河“几字弯”区域治沙异常重要,黄河每年为减轻泥沙淤积灾害,不得不留出大量水量作为输沙需水量,由于河道输沙效率越来越低,黄河阻沙与节水建立了密切关系。从这种角度说,黄河流域治沙减沙,就是最有效的节水!夏祯波强调:“治沙与节水一体两面,科技让每一滴水成为生态逆袭的种子。”
新疆玛纳斯:木卡姆歌声唱响节水智慧
新疆塔西河谷的葡萄园中,“田间课堂”热火朝天。阿依古丽手持滴灌软管演示:“一颗葡萄只需5升水,比漫灌省一半!”不远处,柯尔克孜族民歌“节水木卡姆”悠扬响起,玛纳斯奇(民间歌手)将“循环用水”“生态修复”编入歌词,村民随节奏击掌跟唱,节水知识悄然入心。河岸边,孩子们手持水质检测包蹲地比对试纸颜色,稚嫩脸庞写满责任。“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新疆玛纳斯志愿者计划在塔西河流域(新疆玛纳斯母亲河)带领当地群众干部清理河道垃圾、治理生态环境,节水灌溉、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防治,为维护生态环境献力献策。玛纳斯县供销社负责人表示:“节水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扎根生活的文化传承。”
山东葛洲坝郓鄄高速:绿色工程守护水资源
在郓鄄高速项目现场,“珍惜水资源,共建绿色工程”标语高悬。项目负责人带头签署节水承诺,全体参建人员参与施工用水专项检查,优化排水设施,确保“每一滴水高效回用”。宣传栏前,工人驻足学习节水技巧:“冲洗设备用循环水,一年能省下一个游泳池!”活动现场同步连线主会场,展示沙漠固沙与城市节水的联动意义。葛洲坝集团代表表示:“我们将节水融入施工‘DNA’,打造‘零水浪费’标杆工程。”
广东珠江:酒香里的节水革命
珠江江畔的广东领亿来集团酿酒车间内,节水技术掀起“酿造革命”。酿酒师对比数据:“过去1吨酒耗水10吨,如今仅需3吨!”企业同步推出“‘世界水日’纪念富氢水”,瓶身印着“每一口都是生态承诺”,将节水理念融入消费场景。午后,志愿者沿江开展“酒香净滩”行动,用酒精废料制成环保清洁剂,擦洗堤岸锈迹。市民王女士点赞:“酒香与河清兼得,这才是岭南韵味!”
国际联动:从实验室到世界角落
鄂尔多斯的行动与全球节水浪潮同频共振——三亚“以塑换住”激发环保热情,5公斤海滩垃圾可换民宿体验;洛杉矶华人志愿者街头快闪,呼吁“减少瓶装水浪费”;“一带一路”国家通过云端共享中国治沙智慧。多地联动印证:节水护河无国界,每一份努力都在为地球“解渴”。
长效攻坚:绿洲永续,黄河长清
鄂尔多斯水利局局长王帅总结:“张红武讲到这次示范工程试验,得到宁夏、内蒙古水利主管部门的支持,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与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也给予了技术指导,主要原因是黄河上下游都认识到本次活动意义重大。我们将继续支持内蒙古水科院揭榜、张红武挂帅的治沙技术攻关项目,未来5年扩建20个示范点,力争减少入黄泥沙30%。”联合黄河缘公益基金会的沿黄九省(区)“一省一公益”行动同步推进——如“幸福河湖认养”“民间巡河”“蛋白牧草治沙”等模式,库布齐模式正润泽更多生态脆弱区。
“世界水日”永不落幕,绿色长征永不停歇——北京的艺术水滴、新疆的木卡姆、山东的绿色工地、广东的酒香净滩,与鄂尔多斯的科技固沙交织成网,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共生的新史诗。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