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内蒙古探索“院企合作”节水新路径 科学灌溉为农田“解渴”

    内蒙古探索“院企合作”节水新路径 科学灌溉为农田“解渴”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通过打造覆盖全区的灌溉试验站网络,构建起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节水体系。其中,海拉尔灌溉试验站作为全区7个国家级重点试验站中唯一由企业运营的站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创新模式,为农业节水增效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海拉尔灌溉试验站由内蒙古水科院与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累计投入350万元,其中政府研究经费50万元撬动企业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形成“基础研究+应用深化”的良性循环。资金重点用于580亩油菜、1300亩甜菜等作物区的喷灌设施升级、土壤化验及智能监测系统建设,研发的优化灌溉制度使呼伦贝尔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49,显著高于自治区0.588的平均水平。

    “这种模式改变了企业单纯执行者的角色,让市场主体成为技术创新驱动者。”内蒙古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试验站通过“企业主体+科研支撑”机制,已在小麦、油菜等作物需耗水规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其经验为破解农业节水长期依赖财政投入的困局提供了实践样本。

    据悉,下一步水利部门将强化行业指导,支持试验站开展精准灌溉模型、智能监测网络等技术攻关,构建全链条节水体系。通过"政策赋能+市场激励"双轮驱动,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节水控水示范样板,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04-12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