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节水增粮高效灌溉技术集成研究与规模化示范
项目名称:内蒙古东部节水增粮高效灌溉技术集成研究与规模化示范
项目来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执行时间:2014年~2018年
负责人:申利刚
参加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农业大学
针对我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结合区域特点,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依托喷、滴灌工程措施,开展玉米高效节水灌溉制度、农艺农机配套技术、农田水土环境和效益监测评价、工程管理模式与保障机制的研究,集成创新高效节水灌溉综合技术集成模式和技术标准体系。建成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综合技术示范区13000亩,其中膜下滴灌示范区10000亩、喷灌示范区3000亩,完成辐射推广面积100万亩。
课题取得的成果在示范区应用后,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喷灌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85以上,滴灌区到达0.9以上。单方水粮食生产量达到1.8kg以上。相比传统的地面灌溉节水30%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以上。示范区农业良种化率达到100%,配方平衡施肥率达到100%,病虫害防治率达到90%,农业耕作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通过试验、示范、辐射推广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根据降水分布特点,将内蒙古东部地区划分为三个类型区,基于对已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运行情况的调研和课题集成的露地玉米浅埋滴灌、膜下滴灌、喷灌3套技术模式的应用实践,进行了适应性论证分析,提出了内蒙古东部高效节水灌溉分区发展策略。
2、创建了基于浅埋不覆膜滴灌工程、水肥一体化、农艺农机配套、工程运行管护以及长效运行保障机制相融合的露地玉米浅埋滴灌综合技术集成体系;提出了基于玉米喷灌条件下机耕施肥与氮肥补偿性水肥同施技术,创制了喷灌智能化灌溉施肥系统。
3、构建了农民深度参与、适合平原区不同土地经营管理方式的滴灌技术推广模式和长效运行保障机制,实现了在内蒙古东部降水量300mm-400mm传统灌溉农业区滴灌技术大面积应用的突破。
4、课题制定并发布地方标准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2018年在通辽市和赤峰市13个旗县推广应用73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