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科技支撑项目
项目名称:内蒙古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科技支撑项目
项目来源:自治区水利“十二五”重大科技示范项目
实施年限: 2012年1月—2015年12月
项目经费:2000万元
获奖情况:2018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负责人:程满金 技术负责人:马兰忠
承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机院呼和浩特分院、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政府研究室
主要参加人:李和平、王 勇、史海滨、于 健、白明照、妥德宝、徐 龙、王全喜、李 健、郭富强、杨宏志、宋日权、李 博、高文慧、郑和祥、李瑞平、李 兴、王 宇、段 玉等
自治区政府在实施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中,将科技支撑作为重要保障措施提出,启动实施了“内蒙古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安排专项经费2000万元,由内蒙水科院牵头,组织水利、农业与农机共28个单位150名科技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进行联合攻关。项目遵循“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原则,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作物水分生产率和农牧民增产增收为目标,突出水利、农艺、农机、管理和政策的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我们针对全区不同类型地区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围绕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牧草主要作物,开展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不同作物高效节水灌溉制度研究、地埋式滴灌技术研究、农艺节水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主要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农机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农田残膜回收技术研究、示范区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技术标准、图集、典型工程设计与培训手册编制、农牧业节水配套政策研究和技术培训与宣传等工作。
经过2012-2015年四年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提出主要作物优化灌溉制度9项、水肥一体化技术4项、地埋式滴灌技术2项、农田残膜回收技术1项;编制推广应用系列综合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图15套;制定高效节水系列地方标准14项;编制高效节水实用技术培训手册和材料汇编10册;编制《河套灌区渠道衬砌和渠系建筑物设计图集》1册;编制膜下滴灌和大型喷灌典型工程设计实例2项;制作《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等高效节水系列宣传片10部;举办全区膜下滴灌、大型喷灌、大中型灌区、9项地方标准和示范区高效节水技术培训班10次,培训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和农牧民2000多人。项目已在11个方面取得了76项单项成果,这些成果已在自治区节水灌溉工程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和社会与生态效益,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利、农业与农机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自治区农牧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
![]() | ![]() | ![]() | ![]() | ![]() |
项目宣传标识牌 | 松山区膜下滴灌示范区 | 达拉特旗大型喷灌示范区 | 临河区大型灌区示范区 | 示范区中期检查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