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引黄灌区高效节水首部清淤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名称:内蒙古引黄灌区高效节水首部清淤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项目
执行时间:2020年~2022年
项目经费:778万元
项目负责人:梅锐锋
承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阿拉善盟高扬程管理局、巴彦淖尔市水科所、鄂尔多斯市水设院、乌兰布和管理局二分干
主要参加人:马鑫、张峥君、巴图、张瑞喜、董晋源、乔志刚、朱超、吴国英、孙志明、郑水林、李博、田丹、赵莹、于漪等
该项目针对自治区沿黄灌区滴灌首部沉砂池或蓄水池泥沙清淤及资源化利用开展研究与示范,由内蒙水科院牵头,组织黄科院、中国矿业大学、阿拉善盟高扬程管理局、巴彦淖尔市水科所、鄂尔多斯市水设院、乌兰布和管理局二分干共7个单位50名科技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进行联合攻关。本项目以高效节水首部沉砂池及蓄水池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监测与室内模拟的方法,分析内蒙古黄河灌区不同类型、不同水量沉淀池泥沙的淤积规律,以泥沙清淤、资源化利用、就近还田为主线,共设置了5个课题,分别为(1)首部引水渠系与沉沙池泥沙沉积特性、变异规律研究;(2)引黄灌溉首部沉沙池泥沙清淤技术研究;(3)黄河水首部沉沙池泥沙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4)泥沙还田的应用及其对作物、环境的影响研究;(5)内蒙古黄河灌区滴灌首部泥沙清淤及资源化利用综合技术集成技术与示范。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提出引黄滴灌最优减淤排沙方案,研发高效脱水排沙设施或设备1-2件,形成2~3套沉积池泥沙清淤技术模式,编制清淤技术规程1套;开发基于泥沙特性的大掺量泥沙“三合土”、“人工备防石”等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形成技术产品2-3件,提出研发的关键技术参数;提出泥沙最佳的还田方式及还田量,形成引黄灌区泥沙还田的生态化开发技术模式;将泥沙还田技术、沉淀池清淤技术、泥沙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集成与示范,形成引黄灌区泥沙“减-排-用”的开发技术模式1套,建立技术示范区2处,监测区3处,编制技术手册1套,申请专利6件,发表论文10篇以上,出版专著1-2部。
![]() | ![]() |
鄂尔多斯南岸滴灌灌区沉砂池鄂尔多斯南岸滴灌灌区现场调研 | |
![]() | ![]() |
阿拉善盟孪井滩滴灌灌区沉砂池阿拉善盟孪井滩滴灌灌区现场调研 | |
![]() | ![]() |
阿拉善盟孪井滩滴灌灌区沉砂池淤积情况 | |
![]() | ![]() |
乌海引黄滴灌灌区首部过滤器乌海引黄滴灌灌区首部沉砂罐 | |
![]() | ![]() |
河套引黄滴灌灌区现场调研河套引黄滴灌灌区调研会议 |